杨金,是我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学生。而人们对他更多的了解,得益于他取得的荣誉——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电气安装项目银奖获得者。
寻找方向 逆境翱翔
杨金的厄运来得太早。少年时代的一场交通事故重创了他的膝部,导致终身残疾,本该肆意奔跑的年纪,却连日常行走都做不到。艰苦而漫长的康复之路上,他强忍肢体的疼痛,坚持锻炼,逐渐抛弃了对拐杖的依赖,并在家人支持下积极在家自学,不仅迅速赶上了课业,还在某些科目上成绩优异。
2021年,杨金如愿迈入大学校园。在学校的日子,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度过。面对实验室里冰冷的仪器,他没有丝毫的枯燥与厌倦,反而从中看到了无限的可能与创造的乐趣。手中的笔,仿佛是他心灵的延伸,将那些抽象的思维火花,转化为一行行充满生命力的代码和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构思。
埋头在实验室的时光,杨金发现了自己在电气安装方面的天赋和兴趣。
勤学苦练 立志成才
接线与编程是电气安装的必备基本功,为了磨练自己的技术水平,杨金会有意识地挑战一些有难度的代码编程。他勤于钻研,利用业余时间研读大量书籍,记下各种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将所学理论积极运用到实践中。
看似简单的接线背后,杨金付出了数不尽的汗水,从两根五根再到八根十根……久而久之,他练就了不少“精准、精确、快速”解决问题的绝活,凭借设备运行时声音的大小、温度的改变、数据的变化,就能迅速准确判断气缸、传感器是否能够配合传送带完美运行。
备赛过程中,每天长达12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对于身体条件受限的杨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在体力不支的时候,我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是每当想起我平时的学习积累,一次次被老师认可,就坚定了我的信心。”杨金笑着说。
面对连接导线缓慢达不到工艺要求这一难题,他反复练习——剥线、压端子,一天压1万个,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看似枯燥乏味的重复,却在强化肌肉记忆中,奠定了这项技能成功的基础。
“一路走来,正是技能改变了我的命运。”在获得了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电气安装项目银牌后,杨金自豪地说。这也是天津市在该项目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技能报国 强国有我
经过四年的学习,杨金深深意识到自己所学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一颗技能报国的种子已在他心中渐渐萌芽。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这段李大钊在《青春》中寄语青年的话,是杨金最喜欢的一段文字,也是他工工整整誊抄在笔记本上的座右铭。
“自主研发国家所需要电气设备,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更多由我们中国创造的产品,为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当谈起自己的远大理想,杨金的眼睛里总是熠熠生辉,“作为社会的一员,尤其是作为一名拥有专业技能的残疾人,我想用自己的技能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回报社会对残疾人无私付出的爱心,也回报祖国对我的培养。”
我们深信,未来的杨金,将更加专注于技能的学习与提升,以一技之长投身中国制造,诠释“大国工匠”的精神内涵,为强国建设铺路架桥、添砖加瓦,在技能报国的征程上,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