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操作说明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地图
天津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度)
2012-04-09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指导以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盲人按摩、维权、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组织建设、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努力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大力改善残疾人物质和文化生活状况,把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全面完成了年度残疾人工作各项任务,得到了中央和市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现根据2011年度残疾人事业统计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公报如下:

  一、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积极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截至2011年底,在13个市辖区和3个县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有1564个社区已建立康复站。目前,有社区康复协调员4010人,比2010年增加5.5%;为209519名生活在社区的残疾人建立了社区康复服务档案,到2011年底,累计有46465人接受了社区康复服务。从图1-1看,“十二五”开局之年,社区康复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图1-1社区康复情况

  2011年,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各类别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6038例,比2010年增长了54.1%,为1307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比2010年增长了43.2%。全年为513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77名,有效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对22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图1-2白内障复明手术情况

  加强省级聋儿康复机构建设,完善聋儿康复网络。2011年对新收训46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主要由机构训练;分别有3名贫困聋儿接受中国残联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12名贫困聋儿接受中国残联助听器抢救性康复;共对111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规范聋儿家长学校,开展家庭训练,共培训聋儿家长84名;培养各类专业人员4人。受训聋儿有31名进入普幼普小,有9名进入聋校;开展成年听力语言康复技术服务,聋人接受服务1422人次。机构康复功能,依然主要集中在听力语言训练和社区指导上;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成年听力语言康复等,由于技术含量较大,主要集中在市聋儿康复中心开展。

  

图1-3 2011年聋儿训练后走向

  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2011年,在16个区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覆盖总人口数达到982.8万人;对61794名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监护率达到95.34%,显好率达到76.75%,社会参与率达到66.61%,无肇事残疾人;无关锁病人;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4662人,接受康复训练的精神病人数10897人,其中在精神康复机构训练的11397人;对2414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占贫困患者的35.2%。建立了1个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有35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

  

图1-4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情况(人)

  全年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达到5个,对1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装配了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进行了术后康复训练;对1081名肢体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其中:脑瘫儿童系统康复训练66人,肢体残疾儿童社区、家庭康复60人,成年肢体残疾人社区、家庭康复955人。

  全年开展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达到3个;对284名0―14岁的智力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训练与服务。

  

图1-5智力残疾康复机构训练与社区、家庭训练对比

  深入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全面推进普及型辅助假肢装配工作,截止到2011年底,累计建立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10个,为残疾人免费装配假肢151例,全市供应辅助用具85种38153件,较2010年增加6.6%,装配矫形器101例,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19893件。残疾人辅助器具管理水平和供应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使更多贫困残疾人得以恢复和改善肢体功能,生活自理。从2011年与近几年辅助器具各个指标对比上看,辅助器具供应呈增加趋势。

  二、残疾人教育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2011年,为接受各阶段教育的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残疾人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全市各特教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对残疾学生继续实施“三免一补”(免交杂费、教科书费、住宿费,补贴生活费)政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487人,其中视力残疾11人,听力残疾22人,言语残疾17人,智力残疾172人,肢体残疾237人,精神残疾2人,多重残疾26人。

  

图2-1 2011年度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分类

  2011年,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较稳定。开办特殊教育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206人;其中聋高中1所,在校生112人;盲高中1所,在校生94人。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有1个,在校生21人。高等特殊教育学院1所,有89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0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

  三、残疾人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2011年,各区县残疾人城镇集中就业新就业人数有所增加,当年新安排626人;按比例就业依然是残疾人主要就业形式,2011年新安排2107人,当年新安排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有所增加;个体就业及其他形式就业新安排250人。到2011年底,全市城镇累计安排残疾人就业34734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226人,本年度新增87人。

  

图3-1近几年城镇残疾人本年度新增就业状况

  

图3-2 2011年城镇残疾人四种就业形式本年度新增就业情况

  

图3-3 2011年城镇残疾人四种就业形式累计就业情况

  到2011年底,农村残疾人实际就业66840人。农村残疾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47290人,占总数的71%,较2010年有所增加。

  截止2011年底,全市城乡残疾人就业合计101574人,突破了10万大关。

  职业培训基地22个,其中残联兴办15个,本年度城镇职业培训人数901人。培训盲人保健按摩61人;医疗按摩人员19人,保健按摩机构达到156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3个;有6人通过医疗按摩人员初级职称评审。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随着我市生活保障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完善,更多的残疾人得到扶助,2011年,城乡50800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在低保这一最基本的保障措施基础上给予生活救助,城镇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32232人,城镇集中供养和其他救助救济28476人;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8568人,农村五保供养和其他救助救济23012人。 在城镇,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特别是通过多种形式就业后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较2010年有所增加,2011年城镇残疾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人数达到36053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7819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6565人;城镇残疾居民参加医疗保险达到49594人。

  

图4-1残疾人社会保障情况

  截止2011年,建立了寄宿制托养机构23个,托养残疾人822人;日间照料托养机构合计79个,托养残疾人1057人;本年度享受居家托养服务残疾人8935人。

  

图4-2 2011年在托养服务机构中托养的残疾人情况

  五、残疾人扶贫工作成效突出

  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扩大扶贫成果,扶贫效果显著。2011年,扶持贫困残疾人户7849户,扶持9028人次,脱贫269人次,无返贫人员。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3171人次,投入培训经费72.18万元。积极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组织及党员、干部、学生、街坊邻里等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帮、包、带、扶”,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和组织在残疾人扶贫工作中的作用,结对帮扶单位202个,结对帮扶个人267人;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144个,安置残疾人就业1752人,扶持带动残疾人2517人。建立县级残疾人服务社2个,乡镇服务分社51个。

  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成绩显著。2011年完成133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投入危房资金310.91万元,受益残疾人167人。

  六、残疾人维权工作力度增大

  继续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权益,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2011年,制定或修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范性文件8个,其中省级4个、县级4个;各级人大、政协的检查或专题调研9次,对残疾人保障法的贯彻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表1:2011年残疾人执法检查情况表  

人大执法检查或专题调研 政协视察或专题调研
省级 2 0
县级 4 3

  已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协调机构17个;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17个,2011年办理案件517件,其中,省级147件、县级370件,办理案件力度增加。2011年协助残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5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10件,残疾人参政议政工作得到加强。

  表2:2011年残疾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工作者培训班情况表 

法制宣传教育

残疾人工作者法律培训

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法律培训班

次数

人数

个数

人数

省级

1

150

1

65

县级

41

2221

22

1177

  2011年颁布无障碍建设与管理法规、政府令9个;建立无障碍建设领导协调组织17个;系统开展无障碍建设市、县16个;进行无障碍建设检查39次,有836人次参加了无障碍培训,对193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本年度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3626人。全市大多数新建主要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居住建筑大都建设了相应的无障碍设施,同时加强了无障碍改造和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管理,我市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大方便了广大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伤病人和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

  2011年,全市各级残联信访部门共处理来信211件,主要集中在涉法涉诉25件、扶贫19件、就业31件、社会保障72件四类;接待来访2058人次,同样集中在涉法涉诉310人次、扶贫279人次、就业250人次、社会保障555人次四类。整体来看,2011年较前几年来信来访总量有所增加,其中,涉法涉诉、扶贫、就业、社会保障四类分别占总的来信量的11.8%、9.0%、14.7%、34.1%,占来访量的15.1%、13.6%、12.1%、26.9%;残疾人基本生活、就业、维护权利等问题,尤其是残疾人生活,仍然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图6-1 2011年残疾人来信(件)情况

  

图6-2 2011年残疾人来访(人次)情况

  七、宣传文化体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2011年,中央媒体采用稿件8件,省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稿件数136件,报刊专版6个,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1个,电视手语新闻栏目1个,省级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1个;地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稿件数272件,报刊专版18个,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5个,电视手语新闻栏目1个,建立地市级新促会2个。

  省级和地市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已达到2和20个,举办残疾人文化周1和10场次,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类比赛及展览分别是3和66次,已成立残疾人艺术团队3和12个。

  省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8次,参加人数3200人,残疾人体育示范点7个,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13人,残疾人体育比赛6次,参与的残疾人运动员700人次,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3个,聘任教练员13人。

  地市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159次,参加人数5683人次,残疾人体育示范点19个,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392人。

  八、残疾人组织进一步健全

  天津市共有各类残疾人57万,其中持证残疾人21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7%。截至2011年底,全市残联系统实有人员共有837人,其中:市残联机关工作人员43名、直属单位工作人员168名,区县残联机关工作人员125名、直属单位工作人员156名,乡镇(街道)残联工作人员345名。全市241个街道(乡镇)已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256人,有专职理事长59名、兼职理事长182人,基本建立了“一办三站一岗(残联办公室、残疾人康复站、服务站(社)、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残疾人维权岗),形成了多层次、多项目的残疾人服务载体和服务工作网络,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市及区县残联全部建立了残疾人人才库,有647名残疾人入库,其中,市级123人,区县级524人。目前,已有3535个村建立了残协,建立了2906个残疾人活动室,选聘了3513个残疾人专职委员;1279个社区,已有社区全部建立了残协,建立了1219个残疾人活动室,选聘了1177个残疾人专职委员。

  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目前,全市已登记在册助残志愿者共101887人,受助残疾人共计66394人。

  九、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扎实有效

  残疾人信息化建设队伍不断壮大,市及区县残联至少配备了一名统计人员,全系统共有统计人员24人,其中8人获得了统计从业资格证书,1人获得了中级统计师资格;有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48人,全系统工作人员计算机知识水平较往年有所提高。

  目前,市残联及14个区县残联建立了门户网站。市残联门户网站全年发稿量398篇,较2010年增长21%。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保障工作,提高信息化安全投入。2011年,全系统计算机拥有量505台,较2010年增长10.2%;全年信息化建设投入275.87万元。其中:硬件投入232.76万元,软件投入22.96万元,系统运行维护费20.15万元;用于信息化安全的投入36.96万元。

  总之,2011年,天津市残疾人事业各项任务指标全面完成,呈协调、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残疾人有关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范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中有升,重度残疾儿童送教服务力度加大;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多种形式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残疾人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寄宿制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托养服务的残疾人明显增加;残疾人组织进一步完善,基层残疾人工作和服务更加深入扎实;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及无障碍改造。妥善办理残疾人来信来访,保持了我市残疾人无非常上访、无不良事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良好局面,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被命名为全国无障碍先进城市。积极推进《残疾人保障条例》立法工作,为维护残疾人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研究制定了我市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总体方案和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认真落实残疾人帮扶项目,大力实施“百千万惠残”工程和“送温暖献真情”大型助残活动,进一步改善了残疾人生活状况。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组织基层残疾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全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和各地广播电台残疾人节目展播中获团体总分第二名。承办了首届全国残疾人健身周暨自强健身启动仪式,广泛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健身活动。我市静海县着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得到习近平同志的充分肯定。实施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开办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中心,建立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推行残疾人诉求代理制和信访代理制,形成许多新的亮点,得到各方面的好评,残疾儿童早期康复预防、开展残疾人健身活动和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在全国残联专项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信心,再接再厉,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市残疾人工作不断再上新台阶。

  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2年3月23日

党政机关标识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隐私安全   帮助信息  加入收藏
主办:天津残疾人联合会  技术支持:津云
备案号:津ICP备05001997号-1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
微博
微信
政务新闻媒体矩阵